1、巴尔沃亚
巴尔沃亚是西班牙殖民探险者,第一个横穿美洲大陆到达太平洋东岸的欧洲人。为逃债由西班牙到达海地。1500年前往美洲探险,在海地垦荒。1510年移往巴拿马地峡海岸的达连,在那里建立殖民据点,后被西班牙国王任命为达连临时行政长官。
2、穆罕默德二世
穆罕默德二世(征服者)(土耳其语:Fatih Sultan Mehmet),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第七代君主,奥斯曼帝国苏丹(1444年—1446年,1451年—1481年)。
他也经常被人们直接以外号“法提赫”(意为征服者)相称(Mehmed the Conqueror)。他21岁的时候已能指挥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完成了几代苏丹的夙愿。
3、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男,英籍德国作曲家。
亨德尔生于德国哈勒(Halle, S),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因爱世俗音乐,于1703年迁居汉堡,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1706年后,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
4、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5、列宁
列宁(俄语:Ле́нин,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语: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是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
史上坚城拜占庭的陷落:从此世间再无君士坦丁堡,只剩伊斯坦布尔
拜占庭帝国脱胎于罗马帝国,是原来的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的时候迁都而形成的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一场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场战役,世纪之战——1453年君士坦丁堡战役。
奥斯曼帝国年轻的统帅(奥斯曼帝国称为“苏丹”),21岁的穆罕默德二世对阵拜占庭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
穆罕默德二世率海军陆军总共20万余人围攻君士坦丁堡,而这座历经一千多年风霜的古城由于种种问题,到如今只有7000人在守卫它,其中还有2000人是外国雇佣兵。
拜占庭后期地方军阀拥兵自重,各自为政,比起统一的奥斯曼人简直就是一盘散沙,被奥斯曼人各个击破。到最后只剩下守卫国都的5000部队。
10万余的陆军部队对阵7000人的拜占庭,这是一场实力极其悬殊的较量。
七千人对十万人,这仗还用打吗?事实上,这仗不仅打了,而且还打的好几个月。也真算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了。
拜占庭能坚持如此长时间也是有原因的,君士坦丁堡三面临海,只有一面面对奥斯曼敌军,而且因为长时间受外族侵扰,所以从拜占庭的初代皇帝开始就开始加固这一面城墙,一直到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
另一方面来说,为什么同样信仰基督教的西欧没有派兵救援呢?
其实拜占庭本来派人去西欧罗马教廷求救,但是在信奉东正教的拜占庭的民众眼中,国家危亡很遥远。他们只能看到眼下的一亩三分地,认为东正教才是正宗信仰,天主教是异端邪说,东正教神职人员也不愿意丢掉手中权力。所以不愿意去理解皇帝的战略意图。
尽管皇帝是对于国家利益的考虑,要去联合西欧,但老百姓不理解啊。
为什么我们不能靠自己?
为什么皇帝要带头向西欧妥协呢?
民众也因此反对向西欧求救,甚至在这一过程中还爆发过民变以及宫廷政变。所以领导层迟迟不能明确表态,也在不断地摇摆中丧失了西欧的信任。
迁移到现在的公司管理上,领导人和普通参与者接触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所以做决策的出发点也不一样。高层和基层的想法就越容易出现分裂。所以基层和高层拥有一致的意见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很重要一点,正如孙武所说“上下同欲者,胜。”
随着外部攻势持续与内部人心离散。
尽管皇帝还是斗志不减,但是战争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团队协作。而君士坦丁堡之战,更是需要空前的团队协作能力。
1453年5月29日凌晨,穆罕默德二世发动总攻,大军长驱直入,但是由于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拼死抵抗,战争一直持续到了天亮。随着城防塔楼一座座被摧毁,守城士兵越来越少,君士坦丁十一世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了,他抛下了象征皇权的节杖,大喊一声:“城池已经失守,但我还活着。然后催着战马,冲入敌阵,消失在了乱军之中。后世传说,在城破的时候一名天使下凡,拯救了这名英勇的君士坦丁十一世,把这名末代皇帝变成了大理石,藏在了君士坦丁堡的下面。在如今的希腊,还有这样的说法,说当基督教再次征服这座城市的时候,他就会重返王位。
不过无论如何,随着君士坦丁堡被占领,拜占庭灭亡,延续千年的法统,罗马法统彻底终结。一个时代结束了,中世纪结束了。欧洲的民众也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欧洲?
拜占庭蕴藏了大量的古典典籍。流亡到了欧洲的群众将古典文化传播到了欧洲。
代表自由思想的古典文化,和要求发展不被束缚的贸易的资本主义不谋而合,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论基础,也因此掀起了席卷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古代罗马最后的皇帝是哪个
公元395年1月17日,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逝世,将帝国东西部分与两个儿子继承。其中的东罗马帝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它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正式灭亡。奥斯曼土耳其将首都迁到这里,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从此,世上再无君士坦丁堡,只有伊斯坦布尔。
1451年,21岁穆罕默德二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苏丹之位,相比他的父亲,他更加年轻、狂热、醉心于功名,他决心要超越历代奥斯曼苏丹,建立举世无双的大帝国。
帝国的版图已经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抵达欧洲;然而,这条连接地中海和黑海的水道边上,还有最后一颗钉子: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最强大时,囊括了欧亚非三大洲许多地方,就连刚建国的奥斯曼也要臣服于其下,君士坦丁堡成为东正教的中心,与它的兄弟,天主教的中心——罗马,遥遥对望。
而现如今,整个东罗马帝国只剩下这一座孤城。但是,这座城市拥有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保卫着其中教堂、宫殿和一排排屋宇组成的,仅存的拜占庭帝国。
穆罕穆德二世伟大的帝国之路,必须拔掉这颗钉子。
异教徒的野心昭然若揭。东罗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三世明白,如果没有外援,自己危在旦夕。
但是,大部分东正教地方已经成为奥斯曼的领土,而自己的兄弟,西罗马帝国早就被日耳曼人灭亡,如今,那里的天主教已经和东正教分道扬镳很久,而且往日还有历历在目的仇杀。
但是,不求援又不行。拜占庭还是派出了求援的使团,罗马也派来了亲善的大使。但是双方坐下来谈了不到一会儿,发现根本无法继续谈下去。最终罗马和希腊等天主教会仅仅向拜占庭象征性支援了几艘战船和数百名士兵。
而四面围城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已经摩拳擦掌,箭在弦上。
没有外援,君士坦丁堡唯一的依靠,只剩下坚固的城墙。这座城市一面靠海,其它三面为城墙所保护。
历代东罗马帝国的皇帝都精心地修护着城墙,在西方世界,这已经是不可攻克的城墙。
包围了君士坦丁堡的穆罕穆德二世也很清楚,如此坚固的城墙不易攻破。
虽然许多年前,火炮已经随着蒙古人的西征传播到了中东,奥斯曼帝国的拿手好戏就是火炮。但是即便是奥斯曼引以为傲的臼炮也无法突破城防。
科技 进步飞跃,是那个时代尚未发生的事情。解决方案只有一个:制造口径更大、炮筒更长的臼炮,发射射程更远、威力更猛的炮弹!
在苏丹的意志下,奥斯曼全国动员,符合要求的铁制怪物被制造出来,紧接着是花了好几个月,这怪兽才被运抵前线。
前所未有的巨型大炮,喷射前所未有的巨大炮弹,一点点啃食者君士坦丁堡那曾经无可匹敌的城墙,一点点撕碎城墙内无数人的信念和希望。
当时,拜占庭当面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水道狭窄,奥斯曼的舰队被堵死在这里,无法前进。而海峡身后的港湾,以及港湾身后的城市,才是奥斯曼的目标。
但是,4月20日,四艘热那亚的战船出现在战场上,这来自西方兄弟的神奇支援,仿佛是一针强心剂,再次唤起了拜占庭的希望。拜占庭人相信,第一支援军到来,意味着新的援军已经不远了,西方的兄弟并没有抛弃他们。
最起码,奥斯曼的舰队无法抵达港湾,拜占庭人海面上的威胁已经解除。援军可以更加坦然的到来。
城内的人幻想着支援,而城外的包围者正在努力把梦想变为现实:穆罕默德二世没有直接到海面峡口上冲击拜占庭及其援军的战船,而是把战船从陆地上拖运过去,翻越山岭,抵达拜占庭海军封锁圈内的海湾。

当拜占庭市民看到敌人舰队在他们误以为绝对无法接近的海湾中心航行时,他们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奥斯曼的海军突然出现在君士坦丁堡的海湾,而君士坦丁堡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但滨海地区的防卫却相对薄弱。
这里,就是拜占庭的七寸。
援兵没有来,12名东罗马勇士前去探听消息,才知道:已经没有援军了,天主教廷已经遗忘了他们。
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向他的士兵承诺:君士坦丁堡里的一切:包括金银珠宝、女人,都将属于打了胜仗的士兵,而他自己,只要这座城市以及背后的荣耀。
君士坦丁堡,千年来最庞大帝国的富饶都城,将由战胜者瓜分,这似乎比任何战前动员都管用,奥斯曼土耳其的士兵们向这座古城已经千疮百孔的防御工事发送了最后一击。
30日凌晨一点钟,奥斯曼总攻开始,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也来到城墙上。
然而,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完全不可想象的事,在主战场不远处,奥斯曼人惊喜的发现:一扇不具有军事意义、被拜占庭人已经遗忘的小门——凯尔卡门没有关闭,就这样,一支奥斯曼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君士坦丁堡内城,引发了巨大的骚乱,在城墙上坚守的士兵看到敌人已经入城,以为城破,纷纷放弃了抵抗。
城市终将无法坚守,全城所有的人集聚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举行了最后一次安魂弥撒,这也是这座教堂最后一次举行基督教的仪式。
不久,奥斯曼军队就来到了这里。
苏丹穆罕穆德派人进入圣索菲亚大教堂,宣讲先知穆罕穆德的信条,苏丹自己也在此面向麦加,做了一次礼拜。
第二天,教堂里所有基督教标志被统统去掉,马赛克被粉刷上石灰,大教堂顶上的十字架被推倒,西方人似乎这才意识到,由于自己的不作为,奥斯曼的武力将要顺利向欧洲挺进。
参考资料:
奥地利 茨威格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攻克拜占庭》
拜占庭帝国是怎么兴起与灭亡的?
古罗马最后分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如果指的是分裂前的罗马帝国,那么末代皇帝是狄奥多西一世
公元395年,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实行东西分治,从此罗马帝国再未统一。476年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历史进入了中世纪。公元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直至1261年才收复),自此东罗马帝国一蹶不振,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
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或尼波斯(被放逐,控制部分领土,死得较晚)
公元410年,罗马人眼中的“蛮族”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进入意大利,围攻罗马城。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打开城门,掠夺而去,此后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公元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覆灭。
奥多亚克于476年控制意大利全境。历史学者爱德华·吉本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定于476年9月4日西罗马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奥多亚克威迫退位之时,或定于公元480年皇帝尼波斯死后。由于罗马帝国在欧洲历史中的巨大影响力,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欧洲进入中古时代。
在476年后三个并立政府出现,有以下势力号称自己是罗马正统的政府:前任被放逐的皇帝尼波斯,他控制达尔马提亚直到480年被杀;割据在高卢北部的行省,该省长直到487年被杀前仍效忠罗马;北非的罗马~阿兰行省,该地同时臣服于汪达尔人,直到533年拜占廷打败汪达尔人,才重回罗马的管辖。
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
1453年5月29日,经过两年的包围,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廷最后一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壮烈殉国。1461年特拉比松也被穆罕默德二世占领了。至此,所有拜占廷领地均彻底丧失。
拜占庭帝国始于罗马分裂,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3世纪后期,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引入了四头制的制度来更有效地管理庞大的罗马帝国。他将整个帝国分为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就是日后的拜占庭帝国。
6世纪时东罗马的主要敌人是它的传统的老敌人:波斯人、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神学的争论,比如对基督一性说的争论也是帝国的重要话题。
但东部帝国并没有忘记它在西部的根。在查士丁尼一世和他的杰出的将军贝利萨留的领导下东帝国甚至夺回了它在西部丧失的部分省份:意大利的大部地区、北非和西班牙。
拜占廷帝国在9、10和11世纪初达到了它的顶峰。在这段被称为“黄金时期”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廷帝国抵抗了罗马教廷撤销佛迪奥斯为教主的要求,获得亚得里亚海的制海权,占领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亚的大部分。
11世纪和12世纪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和来自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诺曼人不断攻击拜占廷帝国,并对拜占廷帝国的省份进行掠夺。
当奥斯曼帝国建立后除一些港口城市外拜占廷帝国几乎所有的其他地方都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了。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今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廷帝国正式灭亡。
扩展资料:
灭亡之战:
君士坦丁堡战役是发生在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攻城战,此战是典型的要塞攻防战,也是世界历史上一次令人震撼的战役。
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土耳其苏丹,1452年君士坦丁堡周边地区纷纷被土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实际已成孤城。君士坦丁堡战役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攻城战。
15世纪初,衰落的拜占庭帝国领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若干城市,以及被土耳其军队切断了联系的伯罗奔尼撒地区,君士坦丁堡实际上已是一座孤城。
1453年初,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军8万,辅兵2万,战舰320艘,从海陆两面包围并企图占领君士坦丁堡,彻底灭亡拜占庭帝国。
君士坦丁堡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一个海岬上,整个城市呈三角形,北面是金角湾,南面是马尔马拉海,沿海地区筑有防御工事,金角湾有两层城墙。城外是一条深100英尺的壕沟。城内驻军仅8000人左右,海上有一支由20多艘大帆船组成的舰队。
4月6日,土耳其军队从西面发动对君士坦丁堡的强攻,他们用火炮、攻城锤和投石器猛烈破击城墙,并填平壕沟,架设云梯,还在城墙下挖掘坑道。
君士坦丁堡军民在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帕莱奥古斯率领下顽强抵抗,粉碎了土军从西面的进攻。拜占庭帝国的海上援军也冲破了土耳其军在海峡上的封锁。
穆罕默德二世改变进攻谋略,他买通热那亚商人,假道热那亚人所控制的加拉太地区,潜入金角湾内,以便水陆夹击。他调动军队5万,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之间铺设一条长1.5公里的圆木滑行道。
然后在一夜之间将80艘轻便帆船拖上海峡岸边,用人、畜和滑车拉过山头,再从斜坡上滑进金角湾。又在金角湾最窄处架设浮桥,在桥上配置了火炮。
5月29日,土军从海陆两面对君士坦丁堡发起总攻,一面在金角湾用火炮破坏防御工事和轰击防守船只;在西面,穆罕默德二世指挥数万军队从多处突入城堡。
君士坦丁堡军民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城堡,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城堡最后被陷。延续了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国至此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拜占庭帝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君士坦丁堡战役
以上就是关于求《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几个主要历史人物的介绍?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