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四版是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类专业的核心教程,是高等教育学校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是2010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苏志平,《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4版)》可作为电气信息类本科生的辅导材料,及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第四版》7.24题(c)电路为什么会产生振荡?
大家知道,放大器是模拟电子技术的核心,放大器应当具有最佳工作点、工作点温度系数、输入范围、输出范围、元器件最大功率消耗、效率、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放大倍数、频率特性等十项技术参数指标。但目前输出范围、输入范围及最佳工作点等都没有找到,效率计算结果不统一,而主流模电教材讨论较多的只有这十项中的以下四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放大倍数、频率特性。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光华编第四版与其他主流模电教材一样,有概念虚幻缥缈(典型的如小信号放大器概念)、分析计算方法笨拙低效(典型的如基于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的图解法)以及放大器技术指标参数叙述残缺不全等缺陷。放大器技术指标参数叙述残缺不全,犹如医生看病只知道体温而不知道血压、脉搏等一样,是最要命的。
第五版与第四版相比,以上缺陷不见克服,反添新病。如将集成运算放大器提前到篇首,打乱了先器件、后电路,先分立电路、后集成电路的自然顺序。如笨拙的图解法,到第五版不仅没有弱化淡出,反而变本加厉,所作无用功更多,给读者思维造成更大混乱;如第四版关于级联放大器增益计算公式虽然不符合事实,但是文字讨论还是很严密的(第135页),可惜到了第五版不但没有发扬光大,更没有坚持下来,反而改得很糟糕 (第150页),真有点一蟹不如一蟹。总之,第五版原理讲的太多,话多犹废,因为所用方法笨拙,却没有讲透,总体感觉很乱,各章内容之间的连续性不强,对教学组织及学生学习都很不利。第五版篇幅比第四版增加了13%,第五版价格43.2元比第四版32.2元增加了34%,2010年印刷的第五版价格48.9元更比第四版32.2元增加了52%,但受欢迎程度却明显不及第四版,说明此次改版效果的确不佳。
康光华电子技术基础基本代表了中外目前模拟电子技术教材的水平。其实中外同类书,如清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水平大体如此。那些原版书及译本因源于同一个理论体系,亦大体如此。
大家对康华光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是很尊敬的,但是不能把尊敬混淆为固步自封。站在前辈打下的基础上开拓发展,才是对前辈最大的尊重。让我们共同祝愿康老健康长寿。
元增民老师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好头,他的《模拟电子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分析计算方法简单高效,技术指标叙述全面,实验理论密切结合,娓娓道来,别具一格,值得一读。元增民《模拟电子技术》上架不到一年,即在很多网上书店同类书销量超越很多老牌同类书而名列前茅,说明他的改革创新确实受到社会欢迎。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105页,UBE=UB-UE,UBQ基本不变,UE增大,则UBE势必减小,这
1、这个电路本身就是有缺陷的电路,是教科书中的题目,不是工程实际能够应用的电路,最明显的问题是反相端没有直流通路,无法给运放输入差分对的基极提供电流通路,运放不能工作,仿真结果是否“真”都很难说。
2、微分电路本身是不稳定的,当信号源内阻为零,从反馈支路看,等于多了一级R1、C1构成的滞后相移电路,加上运放内部的相位移,是能够把负反馈“移”成正反馈(参见负反馈电路稳定性的章节,或者运放相位补偿理论),从而出现振荡,图中波形表示已经接近振荡边缘,所以在微分脉冲的冲击下出现减幅振荡波形。工程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微分电路应该使用有内阻的信号源,或者在C1上串联一个适当的电阻来抑制这种不稳定。
3、这不是童诗白的版本,第二版(及之前)是十分严密的,敝人认真研读过,没有任何差错。第三版被他人接手后错误就较多了。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与第四版有什么区别?哪本好些呢?
ube电压就是一个pn结,硅管的一般是0.6-0.8v,0.7是估算值,pn结不是有一个温度系数α=△Uz/△T,稳定电压小于4v,管子具有负温度系数(属于齐纳击穿),温度升高压降下降
第四版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又改版的,应该会更详尽些。不过,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材中体现出来,好得教材教法要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读者对新教材的理解与掌握。
以上就是关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4版是不是专业课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